我们现在的朝九晚五学的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率先定出的标准,慢慢影响了世界各个地方,当然,也有例外。
还有就是酒楼的出现,因为唐朝人如果夜游就面临着必须在外过夜的安排,而宋朝的老百姓晚上吃完了饭仍旧可以从容回家,所以不需要在外过夜。
因此夜间的餐饮业就蓬勃发展了起来,像东京梦梁录中记载:开封各处都有酒肆,门前扎着欢楼,换楼内走廊歌女们等待召唤的地方,通常她们浓妆艳抹,随时随地等待为赴酒席的宾客表演歌舞。
酒楼上看去“仿佛神仙”。
几百年的私人宴会给了酒楼题材,看看那些官宦大家的家厨如何流落到社会上来的就知道了。
可惜,很少有这方面的记载保留下来,因此厨师的来源不可考。
至于酒楼内的生意模式的话,把当时的酒楼对比现在的酒楼会发现好多地方不一致。
首先,没有外菜莫入这一说,实际上,大酒楼的老板可能只是这个酒楼的房东。
比如施恩,蒋门神,有无数的酒保、茶博士、经纪人穿插其间,兜售自己的点心、小菜。
樊楼就是非常贴近市井的一家,它出现在水浒传和梦梁录中。
三言两拍也没有少了它的身影,有一则故事讲了男女二人普通市民间的一次自由恋爱,那个男公民就是樊楼中的一个酒保,和哥哥一起在樊楼中兜售酒类的。
梦梁录记载:到了宋朝,城市的小资们已经几乎不开火仓了。
吃饭基本都在外面搞定,而外面的小吃也确实好吃、品种丰富多样。
的确,酒楼是个奢华的地方,他们争相使用奢华的器具。
一般坐下后会上来筷碟,这些用具基本上都是银器。
再点几道菜,也是银盆端来。要酒么,银壶暖了上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