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姑妈一家走后,何老娘好几天低迷,没精神,想到闺女还滴了几滴眼泪,一个劲儿的絮叨,“养闺女有什么用哦,一嫁那老远,十来年团聚这么两个月,又不知哪年哪月能见了。”又说沈氏,“你比我有福啊,咱丫头成亲后还住一块儿,多好。”
沈氏笑着奉承婆婆,“是啊,这还得多亏母亲有见识,给咱们丫头定了阿念。”
“我是自你大姐这里得来的经验哩。”何老娘十分舍不得闺女走,尤其闺女多好啊,走前还非塞给她五百两银子。她怎么能要闺女这钱哩!何老娘死活不要,闺女说是女婿让给的,这就更不能要啦!结果,不要还不行,闺女死求白赖的要给!不收就要翻脸的模样,何老娘只好收了。
这事儿,何老娘没跟儿媳妇说,何老娘是跟儿子说的,何恭素来性子温厚,道,“娘不该收姐姐这钱,咱家现在日子还过得。姐夫谋缺怕也没少花银子。”
何老娘道,“你姐姐非给我不可,我不要都不成。说是给我的零用。”
既然姐姐非给不可,何恭想着近来姐夫官路也还顺遂,便没再说什么。何老娘感慨道,“我总说闺女没用,到头来,还是闺女体贴我哩。你姐走前还给我买了好些八方斋的点心,我养你这么大,也没见你给我一分银子,也没给我买过点心。还是闺女好咧。”
何恭硬是给他娘说出罪恶感来,跟媳妇说话时说到此事,沈氏抿嘴只笑不语。何恭道,“你别只笑,咱们倒是商量一下,是不是每月给娘些银钱孝敬?”
“真个笨的,我问你,以前母亲可说过你没给过她银子的事儿?”这事儿一想就能明白,偏生丈夫这翰林老爷,怎么反倒不明白了。
何恭还真不明白,摇头道,“还真没有,或者以前娘看咱们年轻,没银钱,就没张过嘴。”
“这已是猫点门儿了。”叫沈氏说,婆婆纵是性子不同凡流,但有一样是好的,从不觊觎媳妇的私房。沈氏与丈夫道,“亏还是翰林老爷呢,以前相公未当官,家里的产业都是母亲管着,你又哪里有来银子的地方呢。老人家自然不会开口,今相公做了官,有了薪俸,自然与以往不同了。”
沈氏笑道,“母亲这是在说待发了薪俸,想代你管着呢。你怎么倒笨了,这都没明白?”
何恭还真没听出来,何恭也觉好笑,道,“娘也是,直说就好。”害他猜个半日。
沈氏笑,“幸而我还有个闺女,这要是阿冽俊哥儿都跟你似的,以后也叫我为难呢。”
何恭跟妻子商量,“那以后咱就把薪俸交给娘收着吧,反正她也是一样给攒着。”
沈氏倒不在意这个,何老娘一向当家人,况自搬来帝都,开销便较碧水县大许多,再加上前些日子家里来人不断,还有自家闺女出嫁,筹办嫁妆,预备喜事,林林总总,都是花钱的事儿。先时又置了田地,婆婆怕是把这些年积蓄都拿了出来,手里想是真没什么钱了。沈氏笑道,“你何曾见我争过这个,我教你个巧宗,下次发了薪俸,先去八方斋买几样细巧点心,母亲爱吃柿饼、蜜枣、栗粉糕、蛋烘糕,然后把薪俸交给母亲收着吧。”家里又没别人,就像丈夫说的,婆婆收着以后也是给他们。
何恭很是奉承了妻子几句,觉着妻子体贴又明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