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还有你告诉少安一声,不用他给你二妈买缝纫机,就算少安给他们买了,咱们家也不会让你二妈接活。”
孙少安每天“突突突”的挣钱也不轻松,不能白让孙玉亭一家糟蹋,王满银还是补了一句。
到了周末,兰花带着孩子们,回了一趟双水村。
王满银借口家里事情多,实际上是不愿意看见孙玉亭两口子,就没有回去。
贺凤英没有“借”到钱,也没有落到手里一台缝纫机,当然不满意。
不过兰花愿意带着卫红,让自家的大闺女赚钱,勉强的让贺凤英能够接受。
之后孙卫红,就早上过来,晚上回去,每天跟着兰花她们这群妇女,学习裁剪。
一个十六岁的大姑娘,穿着补丁缀补丁的衣服,可以说,这种衣服在罐子村已经见不到了,就没有这么穷的人家。
小姑娘不只是勤劳,本分,而且还聪明,来了没有多久,就学的有模有样。
可惜这么聪明的孩子,白有两个“文化人”的爸妈。
孙玉亭两口子枉为读书人,让这么聪明的孩子,上完了小学,就回家里帮忙。
其他家庭,文化程度来说,都是一代更比一代强。
王满银见过的农村家庭,唯有孙玉亭一家,孩子的文化程度还不如父母。
孙卫红也比孙玉亭两口子知道感恩多了,不只裁剪学的认真,学的快。
因为王满银留了孙卫红在家里吃午饭,小姑娘闲着时候,帮着兰花打扫卫生,喂养牲口,洗衣,做饭,拦都拦不住。
充分说明,孩子的成长的和父母的教育有关系,但是也和孩子的本性有很大关系。